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鯨魚

談到鯨魚,大家馬上就想到牠是海中最大的動物,但是,其實鯨魚並不是魚喔!牠是海中的哺乳動物,也就是說,牠是屬於哺乳類,而不是魚類。就和其他的哺乳動物一樣,牠們也是喝母奶長大的喔!而海豚也是鯨類的一種,因此海豚也是海中的哺乳動物。牠們可不像魚類可以透過鰓,直接利用溶於水中的氧氣,因此必須不時浮到水面呼吸,就好像我們去游泳時也需要常常浮出水面換氣一樣,只是牠們可以蠻久才換一次氣。而且,牠們不是卵生、而是胎生的,也就是說,鯨魚媽媽不會生出一大堆的魚卵,而是產下一隻、一隻的小鯨魚。

鯨原本是陸上動物,移居到海洋後,牠們的身體逐漸和魚類同化,但是結構仍與陸地上的哺乳動物一樣。從前身上覆蓋的毛消失了,皮膚變得光滑;前肢則變成了鰭,鰭中有五跟骨頭,如一隻手的五個手指骨;後腿也發生退化,但有些鯨的肉裡面還有後腿骨;長出有力的尾巴。鯨魚直接由肺呼吸空氣。他用頭頂的兩個鼻孔將空氣吸進去每隔五至十分鐘,再浮到水面換氣。當鯨把用過的水呼出來時,會噴出一股水柱。鯨和別的魚類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小鯨吃母鯨的奶。
鯨是生活在海中的哺乳動物,身上沒有毛來保持血液的溫度,只能靠皮下組織中的脂肪來保持熱度,他的脂肪可以厚達三十五至五十公分。

小丑魚

1.傳宗接代:大多數的海水魚類,在產卵後並沒有照顧魚卵的習性﹔小丑魚則剛好相反,他們在海葵附近築巢後,便輪流看護著受精卵,無論是清潔、撥動水流,忙碌的樣子絲毫不遜撫育幼子的陸上動物。而且,一旦有外敵入侵,還可以見到小丑魚奮勇抵抗入侵者的模樣,親情呵護的偉大,讓您一覽無遺!地域性相當強烈的小丑魚,若是有其他的小丑魚侵犯到地盤時,小丑魚也會去攻擊侵略者。而小丑魚寶寶出生的前,幾乎都是由母魚負責照顧,母魚會不時的用自己的胸鰭去親撫魚卵,提供水流與氧氣。
2.特徵:大自然中物種繁多,關係複雜。牠們相互競爭,弱肉強食,有時卻相互依存,形成「共生」。
魔鬼海膽的長刺叢中躲著小天竺鯛和螃蟹﹔海參體腔裡住著隱魚,這種一方獲利而另一方不受害的關係稱為「片利共生」。
小丑魚躲入海葵叢中,靠海葵的觸手驅退敵人,同時把食物殘屑留給海葵,這種互相獲得利益的關係則稱為「互利共生」。
海葵的觸手有毒刺絲,可以使靠近的獵物痳痺或致死。小丑魚如何進出海葵卻不被刺傷呢?
原來生物彼此之間也講禮貌!小丑魚在搬進海葵叢裡居住之前,會先淌微碰觸海葵,使身上分泌被覆保護性的黏液,雖然可能先受一點傷,以後即能安然無恙。

3.習慣 :
小丑魚的生態十分有趣,一群約五、六隻,是一個家族、母系社會,最大隻是母的,次大的為公的,其餘都是中性,一旦最大一隻的被其他魚隻吃掉,原來次大的變性當母的,第三大的變性當公的,以此類推。小丑魚是一種會變男變女的生物,小時候的小丑魚通常都是男生,而長大後才會轉變成女生,所以小丑魚的婚姻關係中通常都是屬於「老少配」。小丑魚也喜好生活在熱帶珊瑚礁海域與海葵為伍行「互利共生」,小丑魚通常以海葵為中心而建立地盤,海葵觸手上有刺細胞,一般的魚類碰到海葵的刺細胞就會產生麻痺,但是小丑魚身上會分泌一種黏液,可以避免刺細胞的傷害,所以小丑魚可以安心的把海葵當成最安全的生活環境。
4.食性:喜歡以一些小型的甲殼類或是軟體動物為食;例如小蝦、小螃蟹或是藻類都是小丑魚喜歡的食物



鯊魚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四億年,牠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世界上約有380種鯊魚。約有27種會攻擊人類,有12種可能會攻擊人類,還有27種因為體型和習性的關係,可能具有危險性。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四億年,牠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


世界上有幾種鯊魚?
 
約有380種鯊魚。約有27種會攻擊人類,有12種可能會攻擊人類,還有27種因為體型和習性的關係,可能具有危險性。

鯊魚的骨架

所有的鯊魚都有一身的軟骨。鯊魚的骨架是由軟骨構成,而不是由骨頭構成。軟骨比骨頭更輕、更具有彈性。所有的鯊魚都屬於鯊綱,而鯊綱動物都具有軟骨。
*世界最大的魚是鯨鯊。牠可長達18公尺,重達40000公斤。所幸牠們的食物是浮游生物,否則,人類可就有難了! 鯊魚有甚麼樣的體型?
鯊魚的體型不一,身長小至6寸,大至18公尺。
鯨鯊是海中最大的魚類,長成後身長可達60尺。雖然鯨鯊的體型龐大,牠的牙齒在鯊魚中卻是最小的。最小的鯊魚是侏儒角鯊,小到可以放在手上。牠長約6到8寸,重量還不到一磅。
鯊魚必須不斷向前游,否則就會窒息。
鯊魚必須不停游泳,讓水通過鰓,否則就會窒息。鯊魚和硬骨魚類的不同之處是,牠們沒有鰾來控制浮潛。如果停止游泳,大部分的鯊魚會往下沈。為了減輕在水中的重量,鯊魚的肝內具有大量的油。
鯊魚除了具有人類的五種感覺器官,還有其他的器官。
鯊魚最敏銳的器官是嗅覺,牠們能聞出數哩外的血液等極細微的物質,並追蹤出來源。牠們還具有第六感----感電力,鯊魚能藉著這種能力察覺物體四周數尺的微弱電場。牠們還可藉著機械性的感受作用,感覺到6百尺外的魚類或動物所造成的震動。
鯊魚的一生中可以生出數千顆牙齒。


*鯊魚的牙齒*


很多鯊魚包括大白鯊,口中都有成排的利齒。只要前排的牙齒因進食脫落,後方的牙齒便會補上。新的牙齒比舊的牙齒更大更耐用。而角鯊和棘角鯊等鯊魚則會更換整排牙齒。鯊魚的牙齒呈鋸齒狀,如此一來,鯊魚不但能僅僅咬住獵物,也能有效的將牠們鋸碎。
大白鯊的上下顎並未和頭部緊密相連。
成為鯊魚主食的海豹 由於大白鯊的上下顎並未和頭部緊密相連,牠可以將上顎向上和向前延伸吞下獵物,有時甚至能將獵物一口吞下。
鯊魚大多以腐肉為生。
鯊魚以受傷的海洋哺乳類、魚類和腐肉為生,剔除動物中較弱的成員。鯊魚也會吃船上拋下的垃圾和其他廢棄物。此外,有些鯊魚也會獵食各種海洋哺乳類、魚類和海龜和螃蟹等動物。有些鯊魚能幾個月不進食,大白鯊就是其中一種。據報導,大白鯊要隔一、兩個月才進食一次。
大白鯊是個擅長偽裝的掠食者。
大白鯊由於身體龐大,並不像其他鯊魚那麼靈活。但大白鯊卻是絕佳的獵人,因為牠總能出其不意。牠的上半身顏色很暗,下半身很明亮,牠們能藉著這種保護色悄悄的逼近獵物。當牠從下方來襲時,由於牠的顏色和深海接近,要等到牠發動攻擊食才會被發現。牠很少從上方攻擊,但牠從上方來襲時,白色的下側和海水反映出的明亮天色融為一體。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海豚

海豚是某種與鯨魚及鼠海豚有關的水生哺乳動物,通常生活在海中,也有生活在淡水中(如中國的白鰭豚),採用超音波傳遞信息,大腦高度發達。海豚英文dolphin這個名字由古希臘文中的δελφίς 而來( delphis,意思是「有子宮的」) ,也就是「有子宮的魚」。

Q1:海豚是保育類的嗎?
保育類:中華白海豚.短吻海豚.黑紫海豚.黑紅海豚.瓶鼻海豚等等.

Q2:我們要如何保護海豚的生活環境?
1'由於氣候變化或人類捕殺和環境污染,生存也在受到威脅。
2.刺網是牠們的主要威脅,很多個案都是誤捕及在網中溺死
3.在緬甸,電漁法及淘金對短吻海豚造成嚴重的危害。雖然大部份漁民並非有意獵殺牠們,但因生活而誤殺的不計其數。在越南及泰國曾一度盛行的炸漁亦造成不少的間接傷害。


Q3:可以給我海豚的簡介嗎?

印太洋駝海豚 英文名: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 學名:Sousa chinensis
駝海豚的分類眾說紛云,可能有五種之多,目前只分為兩種:印太洋駝海豚與大西洋駝海豚。而印太洋駝海豚已確定有兩個不同的族群:分布在印尼蘇門答臘西部的族群,具有明顯的背部隆脊;而東部的族群則只長有較明顯的背鰭,背部並無隆起。別名:中華白海豚、斑海豚。


中華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台灣稱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牠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其他俗名尚有媽祖魚、粉紅海豚、鎮江魚、白鯃等等。

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是呈黑色,年青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會呈粉紅色。
2002年:台灣發現中華白海豚的確實記錄。這個種群主要分佈在苗栗、彰化及台中沿岸,現被世界保育聯盟的列作極危的種群。


瓶鼻海豚 英文名:Bottlenose Dolphin 學名:Tursiops truncatus
 
其大小、體型與體色因個體及分布地理環境之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因而可能有數個品種。然而主要分為兩個變種:較小的沿岸型,以及體型較粗壯的外海型。兩者都有相當複雜的體色,只是在海上看來皆為毫無特色的灰。瓶鼻海豚相當普遍且分布極廣,但近來發現棲居在歐洲北部海域、地中海及黑海的族群數量有減少的現象。別名:大西洋(或太平洋)瓶鼻海豚、灰小海豚、黑小海豚、瓶狀鼻海豚、牛角魚海豚。


弗氏海豚 英文名:Fraser's Dolphin 學名:Delphinus delpis

對於弗氏海豚曾有多次的目擊記錄,同時也悉知他們的數量不似想像中那麼稀少;但所知仍非常有限。外觀介於真海豚屬與斑紋海豚屬之間。而遠洋拖網漁業與其他不同的捕撈作業曾造成數量不詳的弗氏海豚溺斃,且在其分布範圍內還有一些直接的獵殺行為。別名:沙勞越海豚、短吻海豚、婆羅洲海豚、白腹海豚、弗氏小海豚。


短吻海豚(Orcaella brevirostris),又名伊豚或伊河豚,是一種散佈在孟加拉灣及東南亞海岸及河流的海豚。

短吻海豚的外觀像白鯨,但是殺人鯨的近親。牠們的頭大而且圓頓,嘴並不明顯。背鰭位於後背部,短而且鈍,呈三角形。牠們整體呈深灰藍色,下身較淡色。牠們重130公斤及長2.3米。


長吻飛旋原海豚 英文名:Long-snouted Spinner Dolphin 學名:Stenella longirostris
 
此種可能有許多體型、大小與體色不同的變種,其中四種生活在熱帶太平洋東部(夏威夷型、東部型、哥斯大黎加型、白腹型),而世界其他地方尚有較罕為人知的變種,例如:泰國灣的侏儒型長吻飛旋原海豚。而熱帶太平洋東部的拖網捕鮪業已經屠殺了好幾十萬隻;此舉使得近年來該區的長吻飛旋原海豚數量驟減。別名:長吻飛旋海豚(舊稱)、長吻海豚、飛旋海豚、長喙海豚、旋滾海豚


熱帶點斑原海豚 英文名: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 學名:Stenella attenuata

本種海豚的大小、體型與體色差異極多,目前已鑑別出兩種:一種生活在沿岸,另一種棲居在外海。沿岸型通常體型較大、較厚實,身上斑點也較多。雖然大部分族群跟本沒有斑點,但其大多數的成年海豚還是可以利用斑點來鑑別。熱帶點斑原海豚雖然可能是最普通的鯨豚類,但自1960年代起,被捕捉黃鰭鮪魚的漁網纏住的意外事件,已經使得東太平洋熱帶海域的族群數目遽降65%。別名:熱帶斑海豚(舊稱)、斑海豚、白斑海豚、韁繩海豚、斑點仔海豚、斑點小海豚、細喙海豚。


瑞氏海豚 英文名:Risso's Dolphin 學名:Grampus griseus